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民间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2。
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并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12。年画通常以头大身宽的人物为主,色彩以红、黄、蓝、绿、紫、淡墨等色为基调进行组合,形成对比强烈鲜明、欢乐明快的视觉感受12。桃花坞年画的内容题材丰富,包括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体现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34。
在历史上,桃花坞木版年画曾有过辉煌的时期,每年出产的年画达百万张以上3。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艺术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大考验。尽管如此,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致力于推动桃花坞木版年画技艺的保护与创新,开设年画专业,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使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4。
2006年5月20日,桃花坞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Ⅶ-3,这进一步体现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