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是山东省高密市的传统美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对高密剪纸的基本介绍:
历史起源:
高密剪纸形成于明代洪武年间。明初朱元璋下旨移民,山西、河南、河北、江西等地的民众迁入高密,带来了各地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经过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独特风格。
艺术特点:
高密剪纸以其精巧的构思、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及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著称。
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线条刚劲挺拔,金石味浓郁。
高密剪纸运用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组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
应用与题材:
高密剪纸主要用来制作窗花、墙花、顶棚花、灯花、门笺、喜花、服饰花、鞋花和随葬花等。
题材范围非常宽泛,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花鸟草虫等。
传承与发展:
高密剪纸以“把样”和“熏样”为主要传承手段,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沿不绝。
高密剪纸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高密市不断加强剪纸等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工作,成立了高密市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等传承展示场所,积极组织民间艺人外出参加各种民艺大赛及展演展销活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或专业的内容,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