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常州乱针绣)是江苏省常州市的传统文化,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一种主要绣制欣赏品的刺绣工艺。它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江苏常州人杨守玉所创。杨守玉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结合西洋画笔触、透视等原理,创造了运针纵横交错的乱针绣法。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其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12。
因其“乱针”的创造运用,绣法自成一格,乱针绣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2021年,由江苏省常州市申报,常州乱针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扩展项目,项目编号VII-1834。此外,2023年10月31日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中,苏绣(常州乱针绣)项目保护单位常州市乱针绣行业协会也评估合格5。
乱针绣的技艺贵在“乱”,但其乱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乱”之有情理、“乱”之有规则。绣者需按照构思和意向,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及光和色的变化规律,来呈现绣面。这使得乱针绣的作品色彩效果和层次感更强,似油画而又不同于油画,色泽和风格更为艳丽、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