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是广东省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潮州木雕的基本信息:
历史渊源: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末至抗战前达到了鼎盛时期。它既有广府文化的渊源,又受到江浙一带如东阳木雕的影响1。
流行地区:主要流行于历史上旧潮州府所属的海阳、饶平、揭阳、潮阳、澄海、普宁等县,辐射范围涵盖与潮汕有着一定文化渊源的闽南地区和客属兴宁、梅县、五华、大埔等地1。也有说法认为它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四市(潮州、汕头、揭阳、汕尾)2。
艺术特色:潮州木雕应用广泛,题材丰富,民间传说、古今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江海水族、戏剧故事等都是其常见的表现题材。它以聚漆贴金的木雕为特色,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13。在制作过程中,粗雕讲究“因材施艺”,精雕考验手上功夫,其中镂空雕最具潮汕特色4。
荣誉认证:2006年5月20日,潮州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40。2018年5月24日,潮州木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此外,潮州木雕还与东阳木雕、龙眼木雕、黄杨木雕并誉为“中国四大木雕”4。
主要用途:潮州木雕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5。在庙宇建筑中,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木雕工艺,往往带有故事性,蕴含发人省思的意义;而供人祭拜的神像,也常是木头雕刻,甚至贴上金箔以显示尊贵3。
综上所述,潮州木雕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独特艺术特色的传统雕刻艺术,它不仅在广东省潮汕地区广泛流行,还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