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天津泥人张)是天津市的传统美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已有180年的历史。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天津艺人张明山创造。张明山自幼受家庭影响,对彩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最终成为泥塑大师,并以“泥人张”这一绰号闻名于世12。
天津泥人张彩塑的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其作品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栩栩如生。天津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3。
此外,天津泥人张彩塑的制作工艺也十分考究。它采用的是河道淤积处一米以下颜色偏红的泥土,这种泥土含沙量小、粘性极强,非常适合制作泥塑。整个制作过程包括塑造泥人、阴干泥塑、入窑烘烧、实施彩绘和道具制作等多个环节,大大小小整个流程下来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正是这种对材料和工艺的极致追求,才使得天津泥人张彩塑能够历经百年仍旧色彩鲜活,不开裂不掉色4。
如今,天津泥人张彩塑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每一代传承人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传统艺术。他们的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风格和技艺,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时代精神,使得天津泥人张彩塑更加丰富多彩,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