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惠山泥人)是江苏省无锡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对泥塑(惠山泥人)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惠山泥人产于无锡惠北,创始于明代,发达于清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2。
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有关于泥人在店铺中出售的记载,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惠山泥人最早的文献记载23。
清乾隆南巡时,惠山名艺人王春林制作的泥人得到了乾隆皇帝的称赞,可见当时惠山泥人已有相当高的技艺水平24。
艺术特点:
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造型简练饱满、线条流畅明快、色彩鲜艳夺目,多为儿童玩具和摆设陈品;细货则以手捏为主,造型生动自然,色彩富丽悦目,装饰精致讲究,以表现京昆戏剧人物形象为主15。
惠山泥人的制作技艺独特,包括搓、揉、挑、捏、印、拍、剪、包、压、贴、镶、划、板、插丝、推、揩、糊等多道工序,以及上彩、开相、打蜡、插须、装銮等精细处理45。
代表作品:
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有《手捏戏文》《大阿福》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赞誉15。
传承与发展:
2006年5月20日,泥塑(惠山泥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
目前,无锡泥人面临着知识产权受侵害、手工制作成本飙升、人才大量流失、惠山泥日益稀少等严重的问题,亟待抢救性的保护措施5。
文化价值:
惠山泥人是无锡著名的民间泥塑和土特产,是无锡人民高度智慧和卓越创作才能的结晶,体现了惠山人多姿多彩的精神风貌,是城市的亮丽文化名片3。
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
综上所述,泥塑(惠山泥人)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是无锡乃至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