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玉田泥塑)是河北省玉田县的传统美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玉田泥塑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2。它以粘土为材料,通过塑造后彩绘而成,制作过程包括取土和泥、捏塑泥胎、制作泥模、合模装笛、修整晾晒、铺白打底、颜色调胶、描绘敷彩等八道工序13。玉田泥塑多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田园动物等为题材,代表作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这些作品形象生动,寓意吉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13。
玉田泥塑的造型一般为椭形体,单纯简练,半塑半画,以画为主,内镶苇笛,外部用白色作底,再敷以红、黄、绿、黑等各色,色彩强烈但整体上十分协调3。此外,部分玉田泥塑内藏皮筋、铁丝簧等,以使动物造型的泥塑能跑能跳,苇哨作响,摇动能出声,情趣盎然5。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往流行于乡村的玉田泥塑等泥玩具被新生产品所取代,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玉田泥塑迅速衰落,濒临灭绝。目前,投入力量对这一重要的民间艺术进行发掘、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3。2008年6月7日,泥塑(玉田泥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19年11月,河北省玉田县文化馆获得“玉田泥塑”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