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广宗柳编)
柳编(广宗柳编)是河北省广宗县的传统美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广宗柳编起源于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技艺流行于河北省广宗县一带,是以柳树等木本植物枝条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编结手工艺12。广宗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沙碱参半,为防沙抗盐碱,当地村庄周围多栽种柳棵子,这为柳编业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13。
广宗柳编制品种类繁多,以篮子、簸箩、八斗、盒子、矿工帽等实用器具居多,也有一些观赏性的工艺品,如花瓶、屏风、葫芦等。这些制品不仅具有精美、漂亮、实用的特点,还有很高的观赏性,是集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12。柳编制品的形制并无定式,多依艺人的制作经验和实用需要而定,因此每一件作品都独具特色1。
广宗柳编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家族内部和师徒之间世代传承,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这一技艺对湿度要求严格,一般在地窖中进行制作,制作工具有镰刀、锥子、麻绳等13。
2008年6月7日,柳编(广宗柳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5。这一荣誉的获得,进一步提升了广宗柳编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12。
近年来,广宗县大力培育柳编产业,形成集柳条的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当地柳编制品俏销市场,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同时,为传承广宗柳编,当地还开设了免费培训班,并开展柳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系列活动,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激发非遗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