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苏州玉雕)是流传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对苏州玉雕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考古发掘证明,六七千年前苏州地域已有玉石雕刻品出现12。
春秋时期,吴国玉工已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如造出鹦鹉首拱形玉饰等12。
明清时期,苏州玉石雕刻技艺达到鼎盛,名动海内,成为同行业的翘楚12。
工艺特点:
苏州玉雕以中小件为主,常制作炉瓶、鸟兽等陈设摆件以及佩、坠、环、簪、镯等挂饰件12。
制作时多采用白玉、翡翠等名贵材料,工艺精巧,手法洗练,题材内容十分丰富12。
玉雕制作经过选料、开料、设计、雕刻、抛光等多道工序,讲究因材施艺,特别是“巧雕”技艺,全靠艺人匠心独运1。
艺术价值:
苏州玉雕温润雅致、精巧秀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3。
明清时期,苏州玉器琢治工艺达到极高水平,以细腻、精巧、空灵、飘逸享誉天下,并开启了“诗书画印”入玉的新风潮3。
当代苏作玉器以其“巧、细、灵、雅”著称,作品如和田籽料白玉水仙瓶等,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5。
传承与发展:
2008年6月7日,玉雕(苏州玉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
苏州玉雕工艺由工匠的迁徙传播至北京皇宫,对清宫玉雕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4。
当代苏州玉雕工艺仍在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和玉雕大师,为这一传统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5。
综上所述,苏州玉雕作为中国传统美术的瑰宝,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工艺特点、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不断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中国玉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