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海派玉雕)是上海市的传统美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派玉雕是上海玉雕的别称,创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北派”“扬派”“南派”并称为中国玉雕四大流派1。海派玉雕从工艺品类、工具、用料、技法等方面,全面继承了中国玉雕的工艺传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玉雕精品。它在继承中国古代玉器制作技艺的同时,适应着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1。
海派玉雕的真正贡献在于“海纳”和“精作”。“海纳”即包容万象,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间皮影和剪纸、当代抽象艺术等,只要是美的、好的,都会被海派玉雕所吸纳,可贵的是“海纳”消化后却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精作”则体现在料色的应用、异想、巧作和精制上,海派玉雕独具匠心,题材的传承、转化、创新和出挑非常丰富,工艺的理解、发扬、运用和变幻更加神化2。
作为上海地区的一种玉石雕刻艺术流派,海派玉雕中的玉石人物雕是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它以优质的和田玉为载体,不仅追求经济价值,而且注重雕刻工艺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收藏价值。在艺术表现内容上,历史人物、佛道人物、当代人物和西方人物等都是海派玉石人物雕的常见题材3。
如今,海派玉雕在继承优秀雕琢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吸取融合多门艺术之长,创作出一批批古韵与时尚完美结合的作品,深受国内外藏家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