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广州榄雕)是广东省增城市的传统美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广州榄雕是流行于广东省增城市一带的一种传统雕镌艺术,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广州榄雕以乌榄核为基本材料,增城自古盛产乌榄,其核大而坚硬、质地紧密、不易开裂,为榄雕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2。广州榄雕的刻工细腻精微,形态小巧玲珑,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生动,作品清雅别致、巧夺天工,仿佛将观者带入另一个静谧的微观世界12。
广州榄雕可以分座件、挂件、珠串、核舟等品类,技艺形式则包括浮雕、圆雕、镂空雕等。以“东坡游赤壁”为题材的核舟是广州榄雕的传统样式,历代名家均有此类作品传世,如清乾隆年间广州籍宫廷匠人陈祖章创作的《东坡夜游赤壁》核舟,高仅1.6厘米,长3.4厘米,却刻有七人和桌椅等设备,舟下部还刻有《后赤壁赋》全文,两侧船窗皆可开启,令人叹为观止23。
广州榄雕是我国榄雕工艺三大流派之一,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单位为广州市增城区文化馆12。然而,由于乌榄树遭到大量砍伐,榄雕材料紧缺,加上产值不高,规模性的榄雕生产已不复存在,广州榄雕的发展面临困境,急需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