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大连核雕)
核雕(大连核雕)是一项源于西汉时代,在大连地区经过160余年传承与发展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核雕是以果核为原料进行雕刻的艺术,主要是在桃核、橄榄核、核桃核、杏核等生活中常见的果核上进行的雕刻,属于雕刻中的微雕工艺。大连核雕集圆雕、浮雕、通雕等多种雕刻技法于一体,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小巧玲珑,方寸之间蕴涵着巨大的艺术空间,寄托着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在民间具有禳灾避邪、吉祥如意的寓意12。
大连核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历经唐宋的积累,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随着“闯关东”的移民浪潮,核雕工艺传入大连。在传承人韩志耀一家四代人的努力下,大连核雕不仅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而且在国内桃核微雕技艺中占有重要位置,韩志耀也成为当今国内桃核微雕艺术的领军人物23。
2014年,大连核雕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核雕(大连核雕)项目保护单位大连市西岗区文化馆评估合格13。
大连核雕不仅是一项古老的手工艺,更是大连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每一粒小小的果核,在匠人的巧手下,都能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