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雕(莲花打锡)
锡雕(莲花打锡)
收藏
***
收藏
钻石会员卡
尊享会员价、24小时在线客服、7天无理由退换货、全场购物98%折扣
立即开通
正品保证
快速发货
选择 产品
领券
满10减1
赠送积分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锡雕(莲花打锡)

莲花打锡是以锡为原料,手工制作各种生活、祭祀器皿等的中国民间技艺,主要流传于莲花县路口镇街头村、路口村和庙贝村。 [1]据莲花县安成侯墓出土的西汉文物,早在2000多年前莲花即有了锡制品。经历代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长足发展,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莲花打锡历史悠久,据传清康熙年间皇上曾下旨由街头锡匠打造锡钱币,流传至今仅有一枚锡质“康熙通宝”。1921年春,为镇恶压邪、保一方平安而铸造了16套、32件锡制兵器。据《莲花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街头村的锡匠居各行业人数之最。”莲花打锡工具简单,仅有模板、羊角钉、焊盘、包锤、工字钉、锉子、车架等;工艺讲究,有熔锡、出料、画墨、开剪、归圆、焊缝、锉刮、抛光等十余道工序;品种繁多,主要有餐饮器具、祭祀用具、文具装饰、日用器皿、酿造器械等五大类,其中不乏艺术珍品。 莲花打锡成品材质纯正、精美实用,既有银器的清亮质朴,又有青铜器的凝重典雅,同时具有“盛水水清甜,储酒酒甘醇,贮茶色不变,插花花长久”的特性,且质优价廉,广泛应用于祭祀、婚嫁、日用等。据《路溪刘氏简修公位下房谱》记载:“街头村民原以打锡为主、耕田为辅,全赖打锡为生。”打锡是街头、庙背等村锡匠主要谋生手段,他们农忙下地耕田,闲时走村串户打锡,行踪遍及周边县市。莲花打锡融入了当地锡匠的智慧和情感,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流传数百年的《打锡歌》传唱者已寥寥无几。

2014年11月,莲花打锡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1]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莲花县文化馆(莲花县美术馆)获得莲花打锡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锡雕(莲花打锡)》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莲花县文化馆。

价格
***
编号
Ⅶ-62
公布
美术第四批
类别
传统美术
品类
锡雕
审批
扩展项目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