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扎(秸秆扎刻)
彩扎(秸秆扎刻)是河北省永清县的传统美术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彩扎(秸秆扎刻)是流传于河北省永清县的一种民间扎制艺术。永清盛产高粱,手巧的家庭妇女常常用高粱秸秆钉制成盖板或放置食品的容器,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了精湛的秸秆扎刻技艺。这种技艺以上好的高粱秸秆为原材料,借助卡尺、剪、锥、刀、竹签、油灯等工具,以手工方式攒装、扎刻出各种观赏工艺品,造型工致,充分显示出当地民间艺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12。
到了20世纪60年代,永清的秸秆扎刻艺人更是将技艺推向新高度,他们扎制出蝈蝈笼子,并进一步演化出观赏价值极高的秸秆花灯和古建筑模型等作品,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14。其中,古建筑模型的扎制尤为突出,艺人们仿照古建筑的结构,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巧思完美融合,创作出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4。
2008年6月7日,彩扎(秸秆扎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661。这一技艺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当地民间艺人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结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