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档(乐清龙档)是浙江省乐清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龙档(乐清龙档)俗称“凳板龙”,是流行于浙江省乐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雕刻艺术。据传从明代开始,乐清人每年元宵节以龙档为道具举行群众性的游行表演活动,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12。
乐清龙档以樟树和榆树为原料,采用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制作完成。整条龙身由档头、档尾、档背及挡板组成,其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山水花鸟活灵活现,飞禽猛兽神态各异,各类人物惟妙惟肖。龙档全长20\~40米,制作一条完整的龙档需900多个工作日12。雕刻完工后,整条龙档一律漆上朱红,贴上金箔或红、黄、蓝、绿、紫各种色彩的箔纸。最后把灯笼放置在挡板中间,并在旗杆头和八宝枪上挂丝绣彩旗,在档头、档尾插上龙凤旗。龙档出游时,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加之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气势一派雄伟12。
2008年,乐清龙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乐清西乡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