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梳篦是江苏省常州市的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是常州地区著名的特产之一12。
常州梳篦的制作工艺在明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生产的梳篦被选为宫廷贡品,享有“宫梳名篦”的美誉1。梳篦主要分为梳和篦两种,齿稀的称为“梳”,用于梳理头发;齿密的称为“篦”,用于清除发垢。它们通常由骨、木、竹、角、象牙等材料制成2。
常州梳篦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制品精美绝伦,包括梳篦和木梳两个种类。梳篦以毛竹、牛骨、生漆等为原料,经过七十多道工序精心制成;而木梳则以黄杨木、石楠木为原料,整个生产过程包含28道工序1。这种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材质使得常州梳篦成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瑰宝。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梳篦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进一步彰显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12。此外,常州还即将迎来一家新晋梳篦博物馆的开业,该博物馆将展示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梳篦,以及民国时期的老字号梳篦,让游客能够一站式领略到梳篦文化的深厚底蕴3。
总的来说,常州梳篦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材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实用品还是艺术品,常州梳篦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