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剪贴哈尔滨市
秆剪贴是以麦秆为原料的一种民间装饰艺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关于麦秆剪贴的基本信息: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12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
遗产编号:Ⅶ-6913
主要流行地区:浙江省浦江地区(也有说法认为全国多地,如仙桃、哈尔滨、潮州、南阳等地都有生产,且各具特色)13
历史渊源:起源于古代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始于隋唐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在浦江地区,麦秆剪贴在明代末叶已广泛流行45。
制作工艺:以麦秆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如浸、熏、蒸、漂、破、刮、染等)剪贴而成。制作时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能在保持麦秆自然光泽与纹理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艺术手法,增强自身的表现力56。
文化特征:麦秆剪贴在形式上融合了绘画、剪纸、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出特殊的艺术效果。作品常用作挂屏、台屏等陈设品的装饰,也是婚嫁、生日、祝寿等场合的礼品之选46。
传承保护: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得到相关保护单位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