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刺绣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民间刺绣艺术,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聚居区。以下是关于柯尔克孜族刺绣的基本信息:
艺术特色:
柯尔克孜族擅长以家畜皮革和毛绒为原料制作生活用品,刺绣艺术带有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
刺绣多以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为题材,也有丰富多样的几何图案。
绣品工艺精巧,色彩绚丽,图纹美观,尤喜使用柯尔克孜族人所钟爱的红色,并具有一定的象征性1。
用途:
主要用以装饰服装、鞋帽、腰带、枕头、布单、毡毯、帐帏、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1。
文化地位:
2008年6月7日,柯尔克孜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821。
2018年5月15日,柯尔克孜族刺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
社会影响:
柯尔克孜族刺绣不仅为当地绣娘提供了经济来源,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帕米尔刺绣合作社的绣娘们,通过刺绣技艺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23。
刺绣艺术还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如维吾尔族绣娘在刺绣合作社工作,与柯尔克孜族的姐妹们互相学习,增进了对彼此民族文化的了解5。
综上所述,柯尔克孜族刺绣是柯尔克孜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