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塑(丰县糖人贡)是流行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为中心的苏、鲁、豫、皖交界处广大农村地区的民间雕塑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关于糖塑(丰县糖人贡)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糖塑(丰县糖人贡)原为宫廷用品,后流入民间。其艺术发端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且为世代家传12。
它早期曾用于宫廷祭祀,后成为传统丧葬祭祀礼仪的载体,在丰县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23。
工艺特点:
糖塑(丰县糖人贡)的工艺特点为模具注塑,主要原料为优质白糖和食用色素(如胭脂红、食用绿、食用黄等)12。
主要生产工具及设施包括木质模具(祖传)、铝锅、水缸、火炉子和木头案子等15。
艺术价值:
糖人贡作品色泽鲜艳、造型优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5。
它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丰富的内容,制品包括仙佛诸神、动物、果品、屋宇和器具等多种样式,显示出浓郁的民间信仰色彩3。
文化意义:
糖人贡体现了儒家传统的孝道,是研究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活化石”5。
在以丰县为中心的苏、鲁、豫、皖交界处部分农村,糖人贡至今仍有应用,是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5。
非遗保护:
2008年6月14日,糖塑(丰县糖人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8814。
综上所述,糖塑(丰县糖人贡)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历史价值,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重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