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塑(成都糖画)是四川省成都市的地方传统美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糖塑,俗称吹糖、糖人模,而成都糖画则是糖塑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地区。它俗称“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一种兼具雕塑性和绘画性的民间艺术。成都糖画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记载,以白砂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后汉书》注所谓猊糖是也,糖画即由“飨糖”演变而来。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逐渐形成了以块面、线条为造型特点的民间特种造型艺术12。
成都糖画多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及戏剧人物为题材,其成品既是甜美的糖食,又是可供观赏的艺术品,真正做到了“观之若画,食之有味”。绘制糖画前,先要炼制糖片,绘制时,把糖片放在铜锅内用小火完全溶解,用一柄小铜勺舀出溶解的糖,运用抖、提、顿、放等不同手法在大理石板上倾铸出各种造型,最后用一根竹签粘合支撑起来4。
此外,糖画形成于明万历前后,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进入清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入川,糖画传入四川。1986年,成都市锦江区成立了民间糖画艺术协会。1993年成都市锦江区被文化部授予“民间糖画艺术之乡”的美誉。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成都市申报的糖塑(成都糖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8812。
作为非遗项目,糖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许多糖画艺人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