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骨木镶嵌)是浙江省宁波市的一项传统美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骨木镶嵌是宁波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它采用象牙、黄杨木、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等为原料,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这种工艺多见于家具、屏风、文具和生活日常器物的用品之上,是宁式家具的工艺特色之一12。
宁波骨木镶嵌工艺历史悠久,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在殷代已经列入“六工”之一。隋唐时,骨木镶嵌在宁波开始盛行。南宋时,宁波以其便利的水陆交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埠,商业和手工业随之繁荣,其中木器家具制作业迅速扩大,另外浙东沿海拥有十分丰富的鱼胶、牛骨、贝壳等原材料,促使宁波骨木镶嵌制作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风格独具的宁波骨木镶嵌工艺45。
宁波骨木镶嵌题材丰富,多表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及梅兰竹菊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画面黑白对比强烈,富于装饰性和地域特色。其工艺可分为高嵌、平嵌和高平嵌混合3种形式,高嵌似浮雕隆起,平嵌以剪影平贴图案,布局匀称,轮廓形式生动,工艺精密细致35。
如今,宁波骨木镶嵌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不仅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底蕴,还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和创新,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