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是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泰州市的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对扬派盆景技艺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扬派盆景技艺始于唐宋,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盛于当代,几乎与中国盆景的发展历史同步1。
2008年6月,扬派盆景技艺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2。
技艺特色:
扬派盆景以“一寸三弯”“云片式”为特色,融诗、书、画、技为一体13。
它造型精巧,意境深邃,富于装饰性,既端庄大气、清丽古雅,又不失灵动飘逸,层次分明、工稳严整而不乏朴质自然13。
扬派盆景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展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中华文化韵味4。
技艺传承:
扬派盆景技艺的传承不仅依赖于师徒间的口传心授,还通过拜师仪式、赠书开课等形式进行激励和传承5。
当代扬派盆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并在国际、国内顶级展览和比赛中获得大奖,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技艺水平3。
社会影响:
扬派盆景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于中国、乃至世界盆景界独树一帜,拥有多位国家级盆景大师,在国内外影响巨大3。
扬派盆景技艺不仅是技艺与文化的结合,更是中国盆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3。
综上所述,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技艺特色、广泛的传承方式以及深远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盆景艺术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