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刺绣是瑶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民族传统刺绣艺术,是衡量瑶族妇女心灵手巧的标准,也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灵魂12。
以下是对瑶族刺绣的基本介绍:
分布地区:
乳源瑶族刺绣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部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必背、游溪、东坪等地,是“世界过山瑶之乡”的重要文化遗产13。
连南瑶族服饰刺绣则是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妇女特有的一种传统手艺5。
刺绣特点:
乳源瑶族刺绣采用深色棉布为底,常用红、黄、蓝、白、绿、黑、紫等色的绒丝线绣出花纹,手法独特,不需画底稿,采用反面挑花正面看的“反面刺绣”技艺13。
刺绣图案取材于生产生活中熟悉的动植物形象,如虫子、树叶、韭菜花等,以及具有特定语言内涵的形纹,如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图形纹等24。
连南瑶族服饰刺绣则多以几何形为主,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通过挑花刺绣纹样叠加、去减等方法,变换出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5。
文化意义:
瑶族刺绣是瑶族人民记录生活和历史的方式之一,被称为“瑶族活文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瑶族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印记4。
刺绣品构图精巧、色彩斑斓,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不仅体现了瑶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瑶族文化的形态和载体25。
传承与保护:
瑶族刺绣在瑶族妇女间代代相传,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5。
乳源瑶族刺绣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连南瑶族服饰刺绣也于2009年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瑶族刺绣这一传统手艺的重视和保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