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是千百年来嘉绒藏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这一工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12。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五百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嘉绒地区的纺织技艺就已经开始发端。在历史的长河中,嘉绒藏族先民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如藏山羊畜牧资源和箭麻作物资源,以及精湛的编织工艺,加工生产出极具嘉绒地区特色的毛、麻织品。同时,通过与内地的交往,他们还获得了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棉织品,进一步丰富了织绣工艺的材料和样式2。
这一工艺以家庭传承(即母女传承)为主,同时也兼具大众(集体)传承,显示出其在嘉绒藏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织绣工艺不仅是嘉绒藏族一种依赖性很强的生计,更是他们展现聪颖智慧和独特文化的重要方式。多姿多彩的嘉绒妇女盛装,如头上搭盖的刺绣头帕、腰间紧束的五彩腰带、节日里披在肩上飘逸的披风以及穿在脚上的绣花鞋,都无不闪耀着藏族传统织绣工艺的精湛技艺和嘉绒文化的独特魅力2。
此外,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还因其独特的色彩搭配和纹样设计而备受赞誉。其成品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还散发着古朴而绚烂的艺术光芒。这种工艺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3。
在技艺方面,藏羌织绣讲究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制作过程中,从采麻、晾干、取纤维、搓捻成线,到纺线上机、经纬线交错织就麻布,再到各种绣法的运用,如撇花绣、接针绣、堆贴绣等,都体现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和无穷智慧。而羌绣作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中的一种,其纹样设计更是与自然紧密相连,赋予了作品吉祥的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