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汉中藤编)
汉中藤编是汉中传统的工艺制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汉中藤编的基本信息:
主要材料:汉中藤编以汉中山区盛产的野青藤为基本编织材料。这些藤条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12。
制品类型:汉中藤编制品类型多样,包括坐椅、六棱八仙桌、屏风、书架、盘、筐、篮、箱、沙发、柜、躺椅、提箱、果盒等家具和日常用品。编制图案也丰富多样,如木瓜心、米字格、菱形格、菊花、牛眼、寿桃、日月同辉、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13。
工艺特点:汉中藤编工艺精美,造型美观,式样高雅,色泽别致,舒适凉爽,轻巧耐用。这些制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3。
历史沿革:汉中藤编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已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到了清代,民间藤器作坊蓬勃发展。2016年1月,汉中藤编技艺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6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为汉中藤编授牌。此外,汉中藤编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如被认定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13。
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汉中藤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一些企业与高校密切合作,将传统藤编与木质结构相结合,不断创新藤编技术及研发新产品。同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持续开展藤编技艺传承培训,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此外,汉中藤编还走进了校园,通过成立藤编社团等方式,让广大学生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6。
综上所述,汉中藤编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传统工艺制品,它不仅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还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