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刻 大丰瓷刻
大丰瓷刻是江苏省盐城市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大丰瓷刻艺术以各种瓷器件为载体,使用钢凿和铁锤,通过精细的凿刻,在瓷器件表面产生崩瓷的效果,使得艺术作品的物象机理得以生动再现。这种技艺结合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实有虚的刀法和技法,使得瓷刻作品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烈的金石雕刻之趣12。
大丰瓷刻历史悠久,历经三百多年岁月,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相传清乾隆皇帝喜欢在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产生了瓷刻。在清代道光年间,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其为“瓷上刺绣”。由于工艺复杂、成本高、成品率低,当时只有皇家及王公贵族才能享用2。
如今,大丰瓷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如陈银付,从事瓷刻技艺30余年,是大丰瓷刻第五代传承人,其技艺精湛,作品广受赞誉3。
总的来说,大丰瓷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巧,成为了中国传统美术中的瑰宝,也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