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雕(北海贝雕)
北海贝雕是以北部湾天然珍稀贝类为原材料,经过多道精细工艺制作的艺术精品。2021年5月24日,贝雕(北海贝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37
北海贝雕巧用贝壳海螺的天然色泽、纹理线路,通过设计、筛选材料、清洗切割、精雕细琢、运刀修饰、打磨抛光、镶嵌组装等特殊工艺,铸就了形态传神、璀璨亮丽的艺术品。这些工艺品具有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材质高贵,工序繁多,技艺精湛,特色浓郁,堪称北部湾海洋艺术的精髓1。
北海贝雕历史悠久,远在山顶洞人时期,贝壳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商代至秦王朝时期,贝壳被制为钱币,以做商品流通之用。而北海贝雕是在“螺钿”(以贝壳作为镶嵌纹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明末清初,北海贝雕工艺已十分成熟2。如今,北海贝雕不仅承载着古老文化,还体现了现代文明,是认识北海、宣传北海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北海的城市“名片”3。
此外,北海贝雕还曾多次作为国礼和区礼,出现在各种重要场合,如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大型贝雕精品《香港回归梅报春》就作为自治区政府贺礼赠送给了香港特区政府2。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北海贝雕的艺术价值和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