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绣 温州发绣
发绣(温州发绣)是以人的天然色泽发丝为材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是浙江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种,被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发绣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最初是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信徒们剪下自己的头发绣制佛像。到了元代,发绣技艺已经相当成熟,艺术家王振鹏创作了著名的《端阳竞渡图》,而他的学生夏明远则用发丝刺绣技艺创作了《滕王阁》等作品。明清时期,温州发绣题材逐渐广泛,从宗教题材转向人物,以线描为主,展现出不同的工艺特征12。
温州发绣以“应物施针、法随心意”为创作理念,绣面丝理清晰,质感独特,素色淡雅,变化微妙,展现出精致细腻、高贵典雅的艺术气质。它采用人的天然色泽发丝作为材料,利用发丝的天然色泽来表现图案,形象逼真且富有立体感。同时,由于发丝的耐久性好,发绣作品更能经久保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3。
现代温州发绣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单色发展到彩色发绣,并尝试“做底补色法”进一步完善技艺。同时,通过建立非遗基地、开展社区和乡村体验活动、举办刺绣主题展览等措施,积极推广和传承发绣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