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是中国华南地区的民间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并称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始创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也有说法认为其始于宋元,盛于明清12。它色彩艳丽,常用丹红为底色,以金线勾描,更显富丽堂皇,有“万年红”之称,可耐日晒雨淋而不变色35。其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3。
佛山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神画、神像画、岁时风俗画三类,用于祭祀、祈福和装饰环境,承载着人们驱邪纳福的愿望6。其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吉祥图案以及一些神像和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表达了百姓辞旧迎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4。
佛山木版年画的生产在清代乾嘉年间达到鼎盛,店铺作坊多达200多家,从业者数千人,单门神日产量就高达1万多对24。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佛山木版年画也曾一度发展凋敝,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6。
2006年5月20日,佛山木版年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级文化4。如今,佛山木版年画仍在不断传承与发展中,为助力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成功申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