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凤翔木版年画因位于陕西宝鸡凤翔而得名,它根植于民间,继承的是中国最早的木刻技法,以木版手工印刷。其制作流程复杂且讲究,需要先将梨木制成版,再经画稿起样、刻版、套版印刷等多个步骤才得以成画。在色彩运用上,凤翔木版年画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保留了古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八大门神年画最为典型,都突出大红大绿的大块颜色,人物头部占全身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2。
在题材上,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等六类,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它用最炽烈的色彩,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表达了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此外,凤翔木版年画还具有西北地区民风粗犷豪放的特点,其雕版线条挺括有力,人物形象揉进了秦腔表演身段的造型,尤其是门神形象威猛而富有张力23。
2006年5月20日,凤翔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