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鲁派内画)
内画(鲁派内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是流行于山东的一种陶琉内壁绘画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派内画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由山东博山籍的内画艺术师毕荣九从北京带入博山,之后与京派同享盛誉。其特色在于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烟壶的内壁上作画,然后烘烧形成内画鼻烟壶的瓷釉画,即使盛水画面也毫不受损1。鲁派内画以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为坯,用特制的弯型内画毛笔,伸入口小如豆的壶内反向作画,将国画的技法引入内画,手工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23。
鲁派内画的代表作品有《百子图》《百寿图》等,其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饱满、层次分明、人物生动传神、动物栩栩如生。此外,鲁派内画作品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传统题材进行创作,并擅绘制百虎、百骏、百兽等百题材作品,风格粗犷豪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13。
历经百年的创新发展,鲁派内画在山东博山正焕发出勃勃生机。2013年,鲁派内画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11月,内画(鲁派内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