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广东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
广东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由中原传入并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及手工业、商业而发展起来12。它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12。佛山剪纸分为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四大类,根据用料不同,又可分纯色料、纸衬料、铜衬料、染色料、木刻套印料、铜写料、银写料、纸写料、铜凿料等九种34。
佛山剪纸在制作上以刻刀刻纸为主体,这也是其最大的特色。刻纸利用佛山名特产铜箔和色纸作主要原料,具有色彩丰富、苍劲豪放等独特的地方风格25。佛山剪纸不仅以其“刀味”区别于其他剪纸,还突破了“纸”的原料,就地取材,材质包括毛边纸、玉扣纸、白报纸、土纸、染色纸、绒片、玻璃片、铜箔、银箔和锡箔等5。
佛山剪纸题材丰富,寓意广,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其剪纸手法精巧细腻,阳剪阴剪配合使用,铜凿剪纸“凿”与“画”风格独特,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3。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碧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2。
2006年5月12日,剪纸(广东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16,其中佛山剪纸作为广东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一荣誉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