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广东潮州剪纸)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剪纸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题材涉及花果、走兽、人物、风景和文字图案等,不同剪纸艺人往往有细致、豪放、秀逸等不同风格表现。以形式区分,潮州剪纸有纯色、多色、阳刻、阴刻等类型1。潮州剪纸多用于时年八节、婚丧寿宴、敬祖酬神等民俗活动,祭品、果品、礼品上常覆有展现“家风”“才艺”的剪纸,称为“供品花”或“礼品花”2。
潮州剪纸的历史悠久,最初是伴随着汉族迁徙而来的中原技艺,后在潮州本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潮州特色的剪纸技艺。旧时,潮州剪纸多由农村妇女承担,她们会在每个物品上都贴上精湛的衬色剪纸和写料剪纸,以此一较高下、接受众人评判,“赛桌”活动使得技艺在乡土中传承了一代又一代3。
如今,潮州剪纸已经成为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潮州人民的生活和信仰,也展现了潮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潮州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