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黄杨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是浙江省乐清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乐清黄杨木雕是浙江省乐清市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它以小型圆雕为基础,主要取材小叶黄杨木而得名。黄杨木雕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既保留了根的质朴和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纹理、疤节、洞穴、质感以及自然、纯朴、朦胧的韵味等自然美,又通过艺术的加工加上了人的感情色彩1。
乐清黄杨木雕历史悠久,元时已有黄杨木雕作品,明清时期发展成为独立的木雕品种,而且能够从其雕刻的木雕工艺品中,感受到一种良工异彩。受社会与历史的影响,黄杨木雕独具特色,以逼真的人物形态取胜。其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具有豪放、古拙、苍劲和浑朴写实的特点2。
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421。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乐清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这一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