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绘画是由彝族祭司毕摩创作在纸张、兽皮、树皮、竹简、石头、木板等载体上的一种图画艺术。它是通过绘画与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历史生活以及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艺术体系,被誉为彝族远古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12。
具体来说,毕摩绘画的特点和内涵包括:
创作形式:毕摩绘画通常是由毕摩根据经籍内容,结合自己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想象,即兴创作而成的。绘画与文字紧密结合,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观图可知文意,释文可知图意4。
题材内容:毕摩绘画的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日月星辰、风雨云雾、动植物、神灵鬼怪、生产生活用具、战争兵器、天文地理以及图腾符号等。这些题材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历史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追求35。
艺术风格:毕摩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古朴的画法、奇异的格调而著称。它保留了原始绘画艺术的特征,同时融入了彝族的文化元素和审美观念。绘画中的形象往往造型怪异,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意义35。
文化价值:毕摩绘画不仅是彝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与文字发生、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它对于见证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彝族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宝贵窗口3。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毕摩绘画在201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进一步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