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铜,特别是贵溪錾铜雕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溪錾铜雕刻,也叫铜雕或铜錾刻,是一种在铜器物上运用錾刀进行刻划的技艺。它巧妙地利用了铜材的柔软与延展特性,结合不同的纹饰需求,选用相应的雕刻技法,如平面雕刻、镌刻或镂刻,最终呈现出风格各异、纹路细腻的图案12。
这一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夏商时期,至大唐时已达到鼎盛,至今已有近三千年之久。在江西贵溪,錾铜雕刻技艺经过长期的挖掘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錾雕”技法,不仅传承了古典金属装饰艺术的风格,还体现了现代美学追求12。
完成一件铜雕作品,需要用到150多种不同的錾刀,以及勾、落、串、点、台、压、采、丝等十多种技法。匠人们通过在铜器上不同力度、角度的敲击,创作出深浅不一、纹路各异的图案,最终让扁平冰冷的铜板变得柔软生动,成为精美逼真的作品34。
2021年5月24日,贵溪錾刻铜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不仅是对这项技艺的认可,也是对其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推动